国际法学院校庆系列活动——研究生学术沙龙与读书会研讨会
3月6日下午两点,国际法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与读书会研讨会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贵宾室举行。此次活动由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史晓丽教授担任主持人,孔庆江副院长(主持工作)、学院分党委书记杜新丽教授等诸多老师和同学参加,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教授也前来参加此次研讨并发表讲话。
杜新丽教授首先对举办本次研究生学术沙龙和读书会研讨会的目的进行了说明。杜新丽教授指出,国际法学院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举办学术沙龙活动,到3月初已经举办32期。去年底还开展了系列读书会活动。研究生学术沙龙和读书会最早是由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启动,后推广到整个国际法学院。一系列的学术沙龙和读书会活动在我院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召开此次研讨会主要是针对国际法学院近年来开展的研究生学术沙龙和读书会进行经验交流和研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学术沙龙和读书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祁欢老师具体介绍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的情况。研究生学术沙龙的定位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积极推动;以前沿问题为主、补充课堂教学。学术沙龙的形式强调现场的互动性、参加的自愿性、选题的开放性和前沿性。从2008年2月到2012年3月间,国际经济法研究所举办了32 期“国际经济法前沿问题学术问题沙龙”,先后有来自国际法学院、民商院的96位硕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同学担任了主讲人,多位老师担任各期沙龙的指导老师,包括黄进校长在内的许多老师还担任了沙龙的点评人。民商院的刘继峰教授、图书馆范静怡老师和谢礼妹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的韩立余教授、商务部官员、银行高管、律师等也积极参与学术沙龙活动,有的专家给予点评,有的担任沙龙的主讲人。对他们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学术沙龙的研讨主体涵盖了国际法尤其是国际经济法的诸多热点问题,例如,在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发生之际举办了圆明园兽首拍卖案涉及的国际法问题主体沙龙,在WTO中美出版物案裁决散发后很快举办了汇总没出版物案主体沙龙,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之后举办了两岸经济合作法律问题主体沙龙。此外,国际法学院还探索多元化的学术沙龙模式,例如,举办中英双语学术沙龙。最后,祁欢老师指出了学术沙龙活动存在的不足,并希望与会师生给予完善的建议。
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的成晓霞老师和国际私法研究所的朱子勤老师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成晓霞老师每月举办的读书会主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有兴趣的同学研读经典着作——《经济与社会》。朱子勤老师主要带领自己的学生研读相关经典案例。两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开展读书活动的经验和心得。
参加过学术沙龙和读书会的同学代表也分别发言。同学们认为,参加学院的这些课余学术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思维方式的上的逻辑性,而且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极大地锻炼自己的学术能力。
各位与会老师也对指导和参加学术沙龙活动谈了自己的体会,并对学术沙龙和读书会活动的完善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李曙光院长高度坑定和评价了我院举办的这两项学术活动,认为这些活动体现了认真、持久、关注热点和前沿问题、方式多样的特点。李院长结合自己开展读书活动的体会对上述学术活动的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要将热点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注重每一期活动的质量;注重沙龙活动的选题。国际法学院可以作为一个试点单位探讨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多元化模式,例如,可以尝试将学术沙龙和读书会活动纳入培养方案,以提高老师和同学的参与热情。
最后,孔庆江院长对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院学术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读书是研究生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我们要继续重视这两项学术活动,要把学术沙龙和读书会搞成国际法学院的特色项目,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