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应对在新环境中面临的多种挑战、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与生活,2021年10月29日下午,国际法学院举办2021级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师生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刘力老师主持,国际法学院青年教师车路遥、刘冰玉、孔得建、李建坤、国际法学院研工办李楠、朱旻和辅导员刘凯参加了本次交流会议,旨在通过交流互动,师生共同探讨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受疫情影响,本次交流会采取腾讯会议方式进行。
首先,刘力老师简要说明了开展此次交流会的目的与意义,并对迟来的交流会向同学们表达了歉意,希望同学们交流入学以来的感受和想法,也可提出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师生共同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的建设。
随后,李楠老师对涉外班的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李老师指出,涉外班的设立是适应国家对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的需要,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国际法律人才。随后,李老师从课程设置、学分、论文、中期考核、导师选择等方面介绍了相关安排,建议同学们多借助研究生网站了解相关信息,根据自身兴趣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
之后,车路遥、刘冰玉、孔得建和李建坤四位老师也与同学们分享了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和建议。
车路遥老师认为,作为涉外班的学生,要学会将英语和法学结合起来,多关注学术热点,学会利用零散时间,实现以输入带动输出。同时,大家也应当对职业规划保持乐观的态度,多加尝试,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刘冰玉老师建议,同学们平时要坚持积累法学专业知识和案例,通过写时评投稿等方式加强写作能力,多参加学术会议、英文类国际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各类职业。
孔得建老师建议大家要制定清晰的人生规划,明确学习工作方向。在日常的学习中,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培养自己的“品牌意识”,同时也要平衡学习与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李建坤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有畏难情绪,在面对繁重的课业时应该主动调整心态,寻找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要让自己有信心、有理想。
交流会的最后,刘力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一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刘力老师表示,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是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和学院将会全力支持此项目的发展工作。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难得的机遇,专注提升学术水平,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供稿:王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