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晚,国际法大讲堂系列讲座第28期“Would China/US bilateral negotiations provide a viable resolution toaddress climate change?”在科地201拉开帷幕。本期讲座由Philip Boxell律师主讲,国际私法研究所老师覃华平担任主持人,国际法学院的部分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主讲人Philip Boxell系美国环境法和知识产权法领域的知名律师,在环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在联邦、州以及律师事务所和公司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长达叁十年,处理过复杂的环境诉讼案件。此外,Philip Boxell先生还先后在美国和中国的有关高校讲授环境法课程和讲座,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进行了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后,围绕主题,以“中美关系和气候变化:解决威胁人类健康和福利问题的双边谈判需要时间”为题 Philip Boxell开始了本晚的讲座。
PhilipBoxell首先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联合国框架下的气候变化领域的双边谈判在22年间并未成功达成一个切实有效的协定。而中美双方联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也要时间。有两个更大的问题需要被考虑的是:第一,考虑到中美双方的政治环境,大幅削减能否在预期的时间内达成?如何使美国负责任的行动起来?中国作为世界的领先者,应被给予怎么样的发展地位?第二,是否可以适用成本收益分析或人类健康和福利风险评估?
而在该问题上,考虑时间问题的重要性以下5个方面不可忽视:全球气温是否会在失控的状态下增长;现在不行动是否意味着不适当地限制了未来;需要多长的时间改变;气候变化是否关乎人类健康和福利或者能源的使用和成本:碳税,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有没有效益成本分析或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经济和政治是否有关是否与该问题相关。
接下来,Philip Boxell对这五个问题予以了分析和解释。第一,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出具的综合评估报告中可得出,气候变化危害的增加会导致不可预计的风险。第二,现在二氧化碳的日均浓度值已经处于400ppm的世界平均值上。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由此,我们留给后代的范围将越来越少。我们不能等到2030年再指望欧盟减少40%的排放,美国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未来我们依然需要化石燃料,因为,可再生能源和能源保护不能满足所有人类的健康和福利需要。我们必须现在开始行动。第叁,需要多长的时间改变。即使我们不改变消费驱动的文明,但要避免对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要想有实质性的变化以减少碳排放,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时间。第四,气候变化是否关乎人类健康和福利以及能源的使用和成本?显然,我们关心气候变化就在于它威胁人类健康和我们的生物圈。第五,气候变化不仅仅只关乎科学。还包括一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
在为大家进行了背景知识的铺垫后,Philip Boxell从“问题的提出”、“国际环境法的分析”和“可行方案”叁个方面图文并茂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
在“问题”部分,Philip Boxell介绍到:在“科学问题:世界概况,美国现状”方面,美国公民已经注意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冰川的损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干旱导致森林火灾,昆虫灾害会导致森林减少。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也包括自然科学、适应科学和减缓叁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成百名的科学家参与。在“科学、公众和政治意见”方面,他提到公众可以理解科学。但是,美国的政治和总统却未表现出很好的积极性,不管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对待有关气候变化的法案,政府的行动都明显滞后。
在“国际环境法分析”部分,Philip Boxell总结道:更多的是失败,取得的成功很少。随后,他分析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世界贸易组织金枪鱼/海豚和虾/龟纠纷等主要的环境协议和争端,并提到,福特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教授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谈判主席史蒂夫&尘颈诲诲辞迟;萨斯坎德曾指出:400多个环境条约中,没有明显迹象表明问题得到了解决。
随后,Philip Boxell提出了解决的方案的设想。中美和世界层面的考虑。美国,欧盟和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不会解决现在的能源需要。解决气候变化的方法包括:碳税,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命令与控制。在中美双边谈判角度,在削减全球约43%的温室气体及从各国角度对全世界人类负责方面,美国和中国有许多需要讨论。将每件事情置于谈判桌上是公平的,也是合理的,这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例如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奥巴马和习近平必须尽全力解决,投入足够的人员和时间。
观众被Philip Boxelll精彩有趣的演讲深深吸引。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与Philip Boxell就气候谈判中的国家参与谈判的义务、国际环境法中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理解及相关案例进行了交流。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暂告段落的是本场讲座的交流,但有关气候问题的谈判却需要持续的进行。
文/图: 李艳、陈骋